【鍋盔的來歷】
鍋盔始于戰(zhàn)國時期長平之戰(zhàn),要比唐早1000多年,可以參考《大秦帝國》中長平之戰(zhàn)的部分。
相傳,唐朝時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,法門寺門前的鍋盔初選取中乾縣東北25公里的五峰山,后因穴位風水不吉利,而改選在乾縣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。
梁山風景優(yōu)美,是當年秦始皇、隋文帝巡幸游覽之所,位于京都長安西北80公里,在“八卦”中屬于乾位,故將陵墓稱為乾陵。
乾陵修建工程浩大,征用了數(shù)萬名匠人和民工。
當時,有個叫冬娃的小伙子,從小失去母親,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,他生性聰明,勤勞樸實,很受鄉(xiāng)鄰的稱贊。
誰料后來父親因病臥床,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,回來還要給父親燒菜做飯,天長日久這樣干,便練就了一手做飯的烹調技藝。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時,他替父親去做工,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,飯食往往不能按時吃,困苦不堪。
有,他肚子餓得實在撐不住了,就悄悄地在路邊挖了一個土窩窩,架上自己的頭盔,把面和勻放在盔內,在盔下燒著柴禾,過了一會兒,他從盔內取出烙成的饃一嘗,酥脆可口。他高興極了,就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同伴,讓大家改用鐵鍋去烙,結果吃起酥,聞起香,一傳十、十傳百,就形成了這種獨特的鍋盔饃。
【培訓詳情】
【店面指導】
1.指導開店材料設備的采購
2.店面菜單的定價參考及設計
3.店面形象設計指導:布局、裝修、菜單、燈箱、招牌設計。
4.根據(jù)個店具體情況,制定店面投資預算分析及投資風險回避
5.根據(jù)店面特點、地理位置及消費人群制定詳細營銷戰(zhàn)略及促銷計劃。
【鍋盔店經營方式】
可以做一個流動的鍋盔小攤位,一個鍋盔爐子,一臺小推車就可以了(爐子和小推車做成一個整體),哪里的人多就往哪里推。也可以開一個小店,面積不需要很大,可以放兩臺爐子、一臺案臺就可以經營了。
鍋盔,一種烤制的面食。一個特殊制作的爐具,蓋上不銹鋼的蓋,里面用耐火的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間,再配上一塊案板,這就可以開張了。制作鍋盔一般是兩個人,一人稱白案,負責在案板上揉面,不斷將一團團發(fā)酵的面在手中搓弄,直到達到要求再放在一旁醒著,再將醒好的面團三下兩下,抻寬拉長,迅速貼進了爐膛里。大約一兩分鐘,外焦里嫩,松軟適宜的鍋盔就做好了。
【店面狀況】
【名師簡介】
向少平:中式烹調師,從業(yè)27年,曾先后在湖北大學、溫泉東方大酒店、武漢機關幼兒園、武漢農業(yè)局中餐廳均任白案兼技術顧問;他曾赴北京、上海等地學習、培訓;精通白案、爐灶等技術;尤其是在包子、粉面類、醬香餅、漢味早點這塊,集百家之長,改進創(chuàng)新,形成自己獨特的產品風格,深受廣大學員喜愛。
【關于我們】
武漢英佳爾餐飲技術開發(fā)有限公司位于步行街商業(yè)中心。交通便利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占地面積約3000平米。公司設備齊全,環(huán)境舒適,學習環(huán)境模擬科學的經營環(huán)境,學完即可上崗。是國內首家專業(yè)做特色餐飲技術開發(fā)企業(yè),成立至今已滿10周年。致力于飲品水吧、咖啡調酒、傳統(tǒng)特色小吃、地方名優(yōu)小吃、歐美特色餐飲、西餐簡餐、東南亞特色飲食、紅白案等技術及文化開發(fā)和研究,目前開發(fā)的項目在市場廣為運用已達200余種。公司也是中式餐飲標準化建設的開創(chuàng)者,使中式餐飲制作者省卻花費數(shù)年時間去積累經驗的過程,可以在短期內掌握標準、精確制作產品的技術。
80%滿意度
英佳爾飲食創(chuàng)業(yè)培訓基地
綜合
環(huán)境 : 4.0師資 : 3.9教學 : 4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