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覺得Java學習很難?可能是Java學習路線沒有規(guī)劃好,如果制定一個合理的Java學習路線,就沒那么難了,那么學習Java開發(fā)時應該注意哪些?
1.你只是重復又重復
不光零基礎的童鞋,很多工作1-3年的開發(fā)者也會遇到這個坑,你每天學習理論or每天重復手頭的事,面試時一句“你有什么大型項目經驗?”立刻就把你懟了回去。
這里分享一個干貨,如果你想提高技術——看教程時間:動手實踐的時間,比例是1:3,即不錯的實踐,是基于項目驅動而非課程,1小時學習、3小時動手。這里有一個誤區(qū),真正的項目驅動很辛苦,因為他要你一行行的敲出代碼,但這也是所有大牛必經的道路。
2.你扛不住
每次新同事入職我都會和他們聊,他們告訴我,身邊想通過Java入坑的人,4零%以上會因為過于枯燥而選擇放棄。學習編程,實踐的重要性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,但是沒有人監(jiān)督,對于自學的同學來說好比一張張“暫停營業(yè)”的牌子。今天用眼過度,好的不敲代碼了。明天回家太晚了,好的洗洗睡了。學習的大忌就是不能堅持,缺席一天,知識不是在原地等你,而是日漸退步的。
3.龐大復雜,且太過抽象
如果你對最開始入門Java的時候還有印象:你學會了搭建環(huán)境、熟悉基本語法和一些核心技術后,或許會有一種錯覺——感覺自己貌似對Java已經有了一定解了解。你甚至可以輕松地寫出一些Java代碼,比如實現(xiàn)多線程輸出數(shù)字,再如操作IO流等等。然后呢?當有IO操作將線程阻塞時,你卡住了,因為你并不知道多線程是如何被操作系統(tǒng)調度的。
很多Java菜鳥的通病是,成也刻苦、敗也刻苦,一開始死記硬背或許有用,當他工作半年到一年,會逐漸被別的開發(fā)者拉出差距。何況,這些代碼通常只是一些demo,在實際的項目中還有集合類、多線程、以及操作數(shù)據(jù)庫的API。如此龐大且抽象,是PASS掉大部分開發(fā)者的一個門檻,也是阻礙一個三流開發(fā)者向1流開發(fā)者進階的核心原因。
以上就是我們在學習Java開發(fā)時應該注意的事項,希望能夠幫助到同學們。